Photoshop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一)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6年02月27日 点击数:

说明:这里所谓的问题,对于执教的教师来说,都不是问题。只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这些知识点讲透、讲清楚,多数学生会不理解、容易混淆,甚至不能掌握。另外,这几个问题对于全面了解和掌握Photoshop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把它们说成重点或难点,可能比较贴切一些。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积累和对知识的一些归纳,写出来以供大家参阅,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关于选区

选区是Photoshop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Photoshop中,有很多情况都不需要对整个图像进行操作,而只需要对部分图像进行操作,这个时候,就要把这部分图像选出来,也就是要制作选区。通过选区的创建,就可以只对所选区域内的图像进行操作,而选区之外的图像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以达到某种针对性的编辑。我们在进行选区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区必在当前层上

Photoshop中,创建的选区是由浮动的虚线包围起来的。因为是浮动的,所以,我们所创建的选区一定是在当前层上的。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阴阳文字”说明。

在Photoshop中新建一个文件,然后用文字工具在文件上输入“是非黑白”四个字并将其转换为普通层。此时可以在“图层”窗口中看到文件有两个层:背景层和文字层。先在背景层上制作一个长方形选区并填入黑色,然后切换到文字层(确保选区没被取消),在锁定选项中选择“锁定透明”,再填入白色。这样就制作成了“黑白”分明的阴阳文字效果。如图(一)所示。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是在背景层上制作选区,切换到文字层后,并没有制作新的选区,仍然使用了在背景层中制作的选区。但由于当前层是文字层,所以“填入白色”操作在文字层上发生,也就是说,选区也在文字层上。由此可以看到:选区一定是在当前层上。因此,我们可以在任何层上制作选区,无论选择什么层来操作,选区都是有效的。

(二)选区的变形和编辑

(1)变形选区。当我们制作好一个选区后,我们可以对这个选区进行变形操作,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执行“选择/变换选区”菜单命令,选区四周出现一个有8个控制点的变换控制框,调节四周这8个控制点,可以对选区进行各种变形操作。这些变换操作和图像的变换操作是一样的。如按住Shift键的同时,拖到角控制点时,可以保持长、宽比例不变缩放选区;按住快捷键Ctrl+Shift的同时,拖动角控制点时,可以以中心为对称点进行缩放;再如结合Ctrl键再拖动控制点,可进行一些与透视有关的变形操作。选区变形后,要按Enter健进行确认,否则下面的操作无法进行。如果想取消选区变形,则按Esc键。

需要注意的是:变换选区与变换图像虽然操作上是一样的,但变换内容是不一样的。变换选区时,图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而变换图像时,选区内图像同时也发生变化。而且,命令所在位置也是不一样的。变换选区的命令在“选择”菜单下,而变换图像的命令则在“编辑”菜单下。

(2)编辑选区。

这里所说“编辑”,不是广义上编辑的含义,而是专指对选区进行“变形”操作之外的浮动线轨迹的修改。我们可以对选区进行直接的变形,但不能对选区进行直接的编辑。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对选区浮动线轨迹的修改呢?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对选区的编辑,它们是:路径工具法和快速蒙版法。

方法一:路径工具法。

先将选区转换为路径,然后再用选择工具(直接选择工具和路径组件选择工具)和路径工具对路径进行修改,完毕后,再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具体操作如下:

a、调出“路径”面板,执行“路径”面板的弹出菜单的“建立工作路径”命令(如果当前文件窗口上没有选区存在,则该命令不可用),或者单击“路径”面板下面的“从选区建立工作路径”按钮,可将当前文件窗口中的选区转换为工作路径。

b、使用直接选择工具(选择单个节点和单段线段进行编辑)和路径组件选择工具(选择整个工作路径来变形或移动位置)对路径进行修改。

注意:当我们对路径进行操作时,原来在“编辑”下的“自由变换”和“变换”命令,变成了“自由变换路径”和“变换路径”命令。

c、路径修改完毕后,执行“路径”面板的弹出菜单的“建立选区”命令,或者单击“路径”面板下面的“将路径作为选区载入”按钮。可将修改后路径转换为选区。通过这样的转换,实现了选区的修改。

方法二:快速蒙版法。

蒙版和选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可以这么认为:选区是在标准模式下的蒙版区域,蒙版是蒙版模式下的选择区域。在蒙版状态下编辑蒙版,等效于在标准模式下编辑选区。在快速蒙版模式下,我们很容易对蒙版进行编辑,而在标准模式下,我们无法对选区进行自由的修改(除变形外)。因此,如果我们要编辑选区,可先将模式转换为快速蒙版状态,对蒙版进行编辑后,再转换回标准编辑模式,这样也就实现了对选区的编辑与修改。

(三)选区的创建和编辑

选区的创建和编辑有很多方法,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

(1)用工具箱工具创建和编辑选区;

(2)用菜单命令创建和编辑选区;

(3)用蒙版和通道技术创建和编辑选区。

其中,用工具箱工具创建和编辑选区,是最基本的、必须掌握的制作选区的方法。下面我简单阐述这几个制作和编辑选区的方法。

1、在工具箱中,有这么些工具可以用来创建选区。

(1)选取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术棒工具。这是创建选区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工具。通过选区的相加、相减、相交,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规则和非规则的选区。

(2)钢笔工具。钢笔工具本是制作路径的工具,但Photoshop可以将路径转换为选区。于是又多了一个创建选区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先用钢笔工具在文件窗口中绘制工作路径,然后选择“路径”面板的弹出菜单命令:建立选区……,就可以将制作的工作路径转换为选区了。

2、菜单命令创建和编辑选区

菜单命令中,有不少是用来创建和编辑选区的。其中功能最为强大的要数“编辑”下面的“抽出……”命令。它能把细小的物体从背景中“抽取”出来;其次是“选择”下面的“色彩范围……”命令,这个命令可以将图像中指定的色彩范围选取出来;在“选择”菜单下还有几个和选区制作与编辑有关的命令,它们是:

(1)羽化命令。可以制作出选区边缘具有渐变效果的选区。

(2)修改命令。通过执行“修改”下面的子菜单命令,可以将选区在一定范围内扩张和收缩。

3、蒙版和通道

创建蒙版,就是在图层做一层遮罩,以保护某些图像区域不被修改。如果不存在选区,蒙版保护整个图层,如果存在选区,蒙版通常保护选区之外的区域。在工具箱中有按钮进行标准模式和蒙版模式之间切换。在标准模式下创建的选区,在蒙版模式下就是转换为蒙版,所以,在蒙版模式下编辑蒙版,就是等于在标准模式下编辑选区。

通道,是保存颜色的地方,但通道也能保存选区,这就是Alpha通道。通过对Alpha通道的修改,以实现对选区的编辑,这是非常实用、有效的编辑选区的方法。可以这么说,如果你对Alpha通道的编辑技巧达到了熟练运用的程度,你就可以称得上是PS方面的高手!

注:关于选区的制作,以后将专题加以阐述。

二、模式与格式

1、模式

简单的说,模式是关于色彩的一种计算或合成的方法。比如RGB模式,就是用三种基色:红基色(R)、绿基色(G)和蓝基色(B)通过这样一个算式来显示色彩的:Y(色彩亮度)=R+G+B。如果R=G=B=0,则合成黑色即Y=0;如果R=G=B=100,则合成白色即Y=1;而不同比例的三基色,则合成各种各样的色彩。再比如CMYK模式,它是用青(C)、红(M)、黄(Y)和黑(K)四种标准油墨来合成颜色的。即Y=C+M+Y+K。若C=M=Y=K=0,则Y=1即白色;若C=M=Y=K=1,则Y=0即黑色;而不同比例的C、M、Y和K可合成各种不同的颜色。在RGB模式中,RGB的比例越大,色彩亮度越亮,故称RGB为加色模式;而在CMYK模式中,C、M、Y、K的比例越大,色彩越暗,故称CMYK为减色模式。在Photoshop中,己经内置了一套在各种色彩模式之间转换的公式,所以,在Photoshop中能够轻松实现各种色彩模式之间的转换而不需要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的帮助(据说这是Adobe公司的一个强项,其模式转换公式被列为公司绝密保护的对象)。

2、格式

是指计算机中存储图像文件的方法。简单的说,格式就是图像文件在计算机上进行保存时的一种二进制编码。由于在计算机的内部只能进行二进制数据的运算,所以,所有要保存到计算机硬盘上的文件都必须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图像是文件的一种,当图像在计算机上保存时,自然也要转换成二进制编码,这个二进制编码就是所谓的图像格式。由于二进制数据可以有多种方案来编码,所以,图像文件就可以多种格式来加以保存。如果再考虑压缩与否,图像文件的格式会更多。图像文件的格式通常以后缀名来表示。如Photoshop内定的工作格式是.psd;在Internet上流行的图像格式有.jpg、.gif等;Windows操作系统的标准图像格式为.bmp等等。虽然.psd是Photoshop的内定保存格式,但Photoshop可以打开并编辑多种格式的图像文件。

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中己经内置了各种二进制编码即文件格式的转换公式,所以Photoshop中不再包含格式转换的公式。正因为如此,在Photoshop中,如果要把一种格式的图像文件保存为另一种格式的图像文件,必须通过“另存为……”命令来实现,也就是通过调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另存为”对话框来完成。

模式与格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完全不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分清。

上一条:有关心理键康的文摘三篇
下一条:发展校办企业 为残疾人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