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一门课,首先要熟悉授课的专业,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其次要熟悉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规定,每门课程都要有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准确贯彻教学计划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同的课程在不同的专业应有所区别,在不同层次的班级也要有所区别;第三要熟悉授课对象,提高授课的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授课效果。第四要熟悉教案。教案是教学方案的简称,是教师备课的书面成果,是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所作的具体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它能够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责任心;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只有精心设计教案,讲课才能有条不紊、脉络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一、撰写教案前的准备。
熟悉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熟悉学生;熟悉学校的教学条件;熟悉教学方法。俗话说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熟悉授课计划;确定编写单元。教案要在熟悉以上条件后撰写。
二、教案的基本格式。
1、教学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理解)三个层次撰写。
2、教学重点与难点:
3、课时量与分配:理论与实践;讲授与练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
4、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目标确定后,教学方法就是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
5、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设计。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重点难点、课间提问、归纳总结、作业布置等。教师要把教学内容组织成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进度,教学顺序,构成完整的教案。
6、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学生等所确定的信息总量。这部分内容可繁可简,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无固定模式。要繁简适当,方面教学。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出适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教案,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内容的撰写。
1、正确处理教案与教材的关系。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抛开教材另搞一套。既要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又要考虑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
2、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教师编写教案不能以己为中心,只考虑有利于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科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互动效果,避免填充式、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作到心中始终有学生。
3、正确处理教案繁与简的关系。教案分讲义式教案和提纲式教案。根据学科、专业、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4、正确处理课程的导入与授课内容的关系。课程的导入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程中来,让学生作好听课的准备,避免听课心不在焉、食不知其味的后果。导入的方法很多,如作业讲评、上节课的回顾、时尚话题、名人名言等。
四、撰写教案的基本要求。
1、基本概念要写清,事例、案例要注明,重点、难点要体现,教学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适当。
2、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简明清晰、便于使用;因人而异,不求统一;各具特色,形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