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14日 点击数:

今天推出第一部分第三点: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具体地讲,有5个方面的要求。由于篇幅较长,分两次推出。

一、思想作风方面的要求

(一)端正文风

文风或称文学风气。可以从社会现象中反映出来,也可以从个人作品中体现出来。对于写作个体来说,文风或多或少的透露出个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端正文风,可以发挥一个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能制止不良或不正文风的漫沿。论文以学术价值为本体,以实现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为目的,对于学术文章而言,应当提倡真实性、创造性和规范性,这样更利于其价值功能的发挥。学术文章不应该染上鲜明的“政治”色彩和充斥浓厚的“文学”情调。

树立端正的文风,对于各类文章的写作都是极为必要的。

(二)讲究学术道德

学术文化不可能游离于政治和经济之外而与世隔绝。学术文化总是会对政治和经济发生相互影响,因而,学术腐败也在所难免,其表现是多方面的。诸如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假冒伪劣,混水摸鱼;一稿多用.重复循环;改头换面,粘贴复制(电脑技术方便了拼凑组合和自我复制);请人代笔,或寻求挂名等等,不一而足。它使圣洁的学术变得肮脏起来,内廪的学术价值被蛀空,被异化。在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同样不乏剽窃抄袭的现象。如有的学生从网上抄袭来交差。这也是学术失德的表现,要想办法、花气力加以解决。学术腐败己经不是文风正与不正,它反映道了道德的败坏。

(三)遵守学术规范

学术研究需要规范。毕业论文同样要遵守学术规范。尽管,毕业论文写作没有学术论文那样复杂,但失范现象还是时而可见的。如:重复性选题多;惯于从文献中找课题,对现实调研少;消化不良现象,概念搬家,名词爆炸,牵强附会,生硬组合;所列文献失实,以至所列“参考文献”是为凑足格式、数额而强行加入,和文章内容关系不大;语言表达中的浮滑、浮夸、浮躁现象,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纠正的。

这里值得提请注意的是,学术研究提倡“规范”,并不等于说学术研究要“规范化”。自由是学术的一个基本原则,标准化、规范化只会限制学术自由,阻碍学术的正常发展。比如,论著的评价以发表刊物、出版单位的级别和字数多少为标准,会引起负面效应。受量化刺激,部分论著旁征博引,洋洋洒洒,蓬松膨胀,只堆砌他人的零碎论述,没有自身的思想观点。

二、创新精神方面的要求

(一)超越、探索精神

论文写作,贵在超越已有,探索新的学术之路。写论文固然需要参考大量的资料和文献,但不能因袭资料和文献中已有的论点、结论。

探索是科学研究者必备的素质。也许有同学认为:探索不是一般环境下的事,把探索误解为尖端科学环境中、精密实验装备下的工作。实际上,任何环境下,都有可探索的问题,对任何问题,又都有探索或再探索的必要。举个大家极为熟悉的例子:面对苹果落地这种极为平凡的自然现象,一般人都习以为常,根本不加理会,而牛顿却对它发生了浓厚兴趣,并进行的积极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最终导致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写毕业论文并非得去探索重大课题,关键是,我们应当树立敢于超越、敢于探索的精神。

(二)怀疑、批判精神

怀疑、批判精神是学术研究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科学精神与意识。合理的怀疑精神,从来是科学发展的杠杆。学贵“有疑”。新的发现、新的突破、新的成果往往就产生于“有疑”之中。有所怀疑,才会去有所探索与研究。对已有知识“深信不疑”的思想观念不可取,因为这种观念禁锢了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话:“这个世界让天才害了”。当时颇不以为然,后来慢慢明白,天才的弊端不在于天才自身,而在于人们对天才权威的深信不疑。

随时能提出疑问,则表现了主体思维的活跃性,它对于研究的深入和创造性成果的取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一句格言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如果我们用形象的话言来解释“释疑”一词,可以把它说成是:将“?”拉直,使之变成为“!”。科学革命意味着对旧有理论的怀疑、否定或更正、变通。比如,18世纪,由于牛顿的巨大权威,人们对光的研究还停留在微粒说阶段。多数物理学家觉得这一理论天经地义,而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扬却声称自己既仰慕牛顿,又认为牛顿的权威阻碍了光学研究的进展。他大胆怀疑和重新立论.在建立光的波动说方面做出了贡献。

(三)个性自由精神

学术需要自由探索的精神。没有个性自由就没有个性创造。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看成人的最高需要。斯宾诺莎靠磨制透镜糊口,拒绝学术方面的职位,因为那种职位会限制他的思想自由。

当然,个性自由,并不意味着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而是指在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前提下,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同时,个性创造的成果要被人们公认,还受到时代、环境的限制,也有一个认识、检验的过程。比如说,1915年,35岁的魏格纳出版《海陆的起源》,书中首次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但这一学说当时不为人所接收,有人讽刺说是“一位大诗人的梦”。后来,古地磁学说支持了漂移说,才为学术界所承认。

三、写作态度方面的要求

(一)认真

论文写作是一件必须认真对待的事。

长期的应试教育给相当多的学生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就是闭卷考试的形式是正规的,分数是“硬”性的,得认真对待;而开卷考试和其它实践性作业考查是非正规的,成绩是“软性的,没必要全力以赴地对待。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考试、考查,都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督促学习,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毕业论文是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作业,是培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不同的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从来就不同。有的人认真和主动,积极性很高,经常向其他同学和教师请教;当然也有不够认真,敷衍了事的人。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和重要性,要让学生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写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做到,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马虎、草率,敷衍了事。要让学生明白,马虎、草率是一种不踏实、不认真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作风。这种作风不及时克服,会对一个人的一生造成消极影响。

写论文,没有捷径,没有秘诀,没有公式。每个面临毕业的学生,都必须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严肃

学术工作是严肃的工作。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被称之为“枪手“、“论文贩子”的人,通过捉笔代刀的方式来挣线。在网络上,有“二倒贩子”办的卖文网站。懒于写作的人便会找这些人来“订购”毕业论文,或者在网上下载或随意拼凑组合,来支差应事。这些都是极不严肃的。在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中,一定要杜绝类似的不严肃的事情发生。

(三)及时

快速高效是现代社会的鲜明特征。据统计,科技信息现在每年增加13%,每5年半就增加l倍,而且这个周期还在缩短。仅美国一个国家每天就有6000一7000篇科学论文产生。这一切都加快了现代各种论文产生和流传的速度。这要求论文运行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要跟上这种快节奏。收集材料,要快;草拟修改,要快;印刷校对,要快:装订交纳,要快;答辩总结,要快……。然而,现实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的各环节上还停留在所谓“慢三步”的节奏之中,摆出一幅“悠悠然”的状态,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不及时动手,老是敷衍了事,被动应付。老师不催不动笔,迟迟不交提纲和初稿。到交纳论文定稿的时间,往往还在写提纲,结果在慌乱中写得一场糊涂。

(四)虚心

写毕业论文,应具有虚心求教、学习的态度。

虚心在学习中的作用,大家自然明白。“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类的格言名句,已是众所周知,毋须赘言。但是,明白道理还不等于在现实中能够做到。由于多种原因,使一些大学生形成爱挑剔的习惯,听老师讲课,觉得不好,看他人的文章,觉得不好,结果眼高手低,自己讲起来不见得好,写起来也不见得好。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不操作,不实践,不进入角色,很容易陷入这种“挑剔别人头头是道,自己做时不入门道“的困境。克服这种毛病,就要进入角色,虚心向同学、向指导教师求教。

上一条:毕业论文的含义与写作意义
下一条:毕业论文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