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在这寓意收获与希望的金秋时节,我们满怀敬意地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为弘扬尊师重教之风,学校特别举行了庄严的新教师入职仪式,并召开了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专题交流会,以务实举措推动师资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
与此同时,校园洋溢着节日的温馨气氛。学校在展示馆、图书馆、食堂等场所的大型电子屏幕以及校园道路两侧的道旗上,展示致敬视频、图文,向全校300余名教职员工致以最诚挚的节日祝福与崇高敬意。

办学能力评价专题交流会
9月10日,我校召开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专题交流会。院长黄宏伟,党委委员、组织部(人事处)处长李桂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三系一院主任及副主任,专业带头人及各教研室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杨海平主持。

黄宏伟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并祝全体教师节日快乐、工作顺利、桃李芬芳。他强调,办学能力评价是对学校办学实力的全面检阅,更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契机。要强化认知反思、狠抓贯彻落实:一是锚定特色发展赛道,立足学院技能型高校定位;二是突出产教融合核心特征,推动校企协同育人走深走实;三是主动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变革,以技术创新驱动教育教学模式迭代升级;四是深化 “五金建设” 内涵,同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发展;五是把握中高本一体化发展趋势,统筹推进人才培养体系衔接完善;六是积极探索职教出海路径,拓展办学交流合作新空间。同时,他从八个方面明确推进方向:一是凝聚共识显风貌;二是直面问题有勇气;三是经费激励改政策;四是引入外援成梯队;五是精确标杆立系院;六是综合考核见实效;七是纳入规划上层次;八是持续学习出成果。

杨海平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要聚焦指标任务,深入开展分析调研,摸清底数、找准短板;二要立足全校发展,全面开展专业调研;三要强化过程管控,实现教学管理全覆盖;四要建强师资队伍,针对性开展新技术、新场景系统培训;五要统筹校系联动,着力构建人工智能全场景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会上,各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共22名老师纷纷上台,就各自负责的课程和专业进行了阐述探讨。三系一院主任,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交流合作处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新教师入职仪式
9月9日上午,我校举行2025年新教师入职仪式,以这一特殊方式庆祝节日、传承师道。院长黄宏伟,党委副书记王涛,副院长黄桂美、杨海平等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11位新入职教师、30年教龄教师代表和“我的育人故事”讲述者参加仪式。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李桂枝主持仪式。
院长黄宏伟在讲话中首先对新教师的加入表示欢迎,并以“手上有功夫、争当大先生”10字寄语勉励大家。他提出“四新”期望:希望新教师尽快适应新环境、主动拥抱新时代、积极融入新团队、努力创建新业绩。他强调,新教师要把握政策机遇,坚守教育初心,积极运用AI等新技术,不断提升教学与服务能力,做到“管得住学生、做得好服务、有一技之长”。他鼓励大家争做有情怀、有能力、有格局的“大先生”,为将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特色院校贡献力量。
入职仪式上,校领导与老教师为新教师佩戴校徽并赠送工作本,象征着薪火相传、使命在肩。在副院长杨海平的领誓下,新教师庄严宣誓,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副院长黄桂美为陈瑞英、王海丽、厉晓妮三位30年教龄教师颁发教龄证书,新教师代表为他们献上鲜花,致敬他们数十载如一日坚守讲台的奉献精神。三位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以“耐心、爱心、静心”为核心的教学心得,勉励新教师把握职业起点,在未来工作中实现价值。黄灵芝老师动情讲述了自己的育人故事,以真实案例诠释了特殊教育工作的温度与深度。新教师依次进行自我介绍,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期待与信心。
仪式最后,新教师共同签署了《师德师风承诺书》。新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育人使命,与学校同心同行,共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潮新闻以《新老师者 特教传薪》报道我校2025年新教师入职仪式上新老教师欢聚一堂,为特殊教育事业薪火相传相互勉励的动人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