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体会议在杭州举行。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进一步动员全省上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我校迅速组织传达学习全会精神,在全校上下掀起学习热潮。广大教职工立足岗位实际,结合各自工作职责,深入交流分享学习体会。
党委书记 王飞: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学校要在“深学”上下功夫,通过全面深入学、示范带头学、浓厚氛围学等方式,全面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在“细悟”上明方向,结合学校实际,对标“六个始终”“十个着力”,在人才培养方式、开放合作模式、资源保障机制、智能创新服务等关键环节持续改革攻坚,努力推动省委全会各项部署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在“笃行”上见实效,进一步聚焦特殊职业教育培优赋能,科学谋划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继续弘扬“六干”作风,高质高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院长、党委副书记 黄宏伟: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和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并将人工智能作为核心变量,为我校服务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所从事的特殊职业教育工作是共同富裕“兜底工程”更是“亮色工程”,要以“六干”作风狠抓落实,在“十五五”蓝图中奋力绘就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双向奔赴”新图景。要以人工智能赋能特殊教育革新,激活新质生产力。要加速推动“AI+特教”和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残健共富新生态。要瞄准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目标,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岗位定制化实训,助力学生从“技能学习者”向“价值创造者”蜕变。要加快东西协作赋能,通过师资培训、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等,将浙江助残共富经验向西部辐射。
特殊教育系党总支书记 骆中慧: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为我们建设“特殊教育”高水平专业群,服务浙江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创新浙江”内涵,凝聚奋进共识,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深识特殊教育的政治责任与发展使命。要明确教育强省目标,探索创新关键路径,聚焦特殊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新需求,探索特殊教育人才培养创新与助残公共服务普惠可及的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要把握核心变量,建设科技助残服务阵地,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联合强脑科技共建儿童康复数智产业学院,参与浙江省“高科技助残先行区”建设,推动“2平米家庭康复”等惠民工程落地。
学生工作部党支部书记 赵晓旭: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体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建设创新浙江的内涵特征、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学生工作正在从“事务处理末端”向“立德树人关键节点”跃迁,面对Z时代的“数字原住民”、拒绝被定义的“矛盾综合体”,我们要将学生信任的资本,转化为教育的势能,努力提升招生办学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推进数字赋能残健学生成长档案,统筹整合多层次校园文化资源,持续推动校园医务服务与日常养生服务协调发展。
康复治疗技术党支部书记 邱建维: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以“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吹响了浙江在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征程中“走在前列”的冲锋号。全会提出的“加快、落实、着力”不仅是发展号令,更是行动方法论。我将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六干”作风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在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等关键任务上,时刻把准育人方向,通过开展“康复+廉洁”主题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与“把我的城说给你听”活动资源,以文化浸润筑牢思想防线,守护学生成长航向,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同时,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全会部署,扎实推进做好下半年新学期各项工作。
交流继教党支部书记 邱淑女: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令人倍感振奋、深受启发。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全会提出的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立足“交流和继教”职能,发挥支部党员在残疾人职业培训、特殊教育培训,以及区域资源联动中的作用,挖掘智慧助残和智慧康养合作企业优势资源,搭建校际、校企协同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特殊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学校在智能康养、数智特教等领域的突破创新,让人工智能为学校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赋能,助力特殊职业教育向高质量高品质提升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