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最优人才生态,助推学校新发展。

近日,在2024年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浙江省和上海市”赛区选拔赛学生组中,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王文豪、贺荣玉同学荣获一等奖。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范丽青深感欣慰。
范丽青老师是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文化体育系的教授、工艺美术师,在特教岗位上辛勤耕耘已有24年,她以自身的专业与爱心帮助听障学生学习技艺,启迪他们的艺术潜能。作为听障学生的班主任,她深受学生喜爱,被亲切地称为“范范”或“范老大”。
获奖后,王文豪特别感谢了范丽青老师。他打着手语自豪地表示,有幸得到范老师的专业指导,自己的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生活上,范范(老师)让我远离家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在迷茫时给予我指引。”王文豪满眼都是感激。
范丽青老师所在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群,组建于2021年,由培养听障学生为主的工艺美术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西面点工艺、民族传统技艺、茶艺与茶文化 5个专业组成,深度对接浙江特色历史经典产业集群。

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群的教师团队现在已经形成了兼具卓越技艺与师德高尚的教育群体。团队在听障学生培养中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开展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教师们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超过100项,培养出了一大批全国自强模范、奥运会冠军、全省技术能手、聋人画家等残疾人高级技能人才,成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的特殊风景。
作为团队中极具感染力的姜瑜芳老师,她始终以“爱与热爱”为教育信念。自2005年加入学校以来,她倾注心血在舞蹈教学上,即便在小腿骨折后依然坐着轮椅坚持上课。她积极利用一切条件带领学生舞蹈队训练、备赛,让孩子们不仅在舞台上闪耀,更在相互协作中成长。姜老师不断探索,还将舞蹈教育的经验带入茶艺教学领域,为听障学生开辟了茶艺新天地,她指导学生在全国残疾人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如同“春雨”般的,还有青年教师罗珍颖。她以温暖和耐心陪伴学生成长,注重教导他们坚持、踏实和敬业。尤其在担任中西面点教研室负责人后,她以创新姿态推动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带领教师们开设了多个订单班,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行业需求接轨。她不仅在课堂上用心,更在学生竞赛中精心指导,助力学生在浙江省残疾人技能大赛和全国残疾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多次获奖。
“人才是支撑我们系发展的关键力量和战略资源。每位专业老师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他们潜心育人,默默耕耘,照亮听障学生的世界。”文化体育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张磊说道。

在民族传统技艺领域中,童虹老师以丰富的艺术设计经验,为民族传统技艺专业带来了文化厚重感。她擅长传统染色和手工艺设计,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教学结合,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创新,以执着与匠心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层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让学生们在技艺传承中找到属于他们的时代角色。王恪老师则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中融入了对社会的关怀与责任,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和艺术党支部书记,他指导学生以数字艺术表达时代风貌。工美专业的带头人郑小忠老师,用实际行动推进本专业的建设。他主导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和创新团队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自专业群组建以来,文化体育系进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目前,系教师队伍规模达61人,师生比为19:1,专任教师54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11人,形成了系领导谋篇布局、教授领衔挂帅、青年人才挑梁担纲的人才队伍雁阵格局。该专业群所属的艺术党支部入选全国样板支部并完成验收,还入选第四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创建单位等。

一位位特教老师汇聚成光,以深厚的情怀、无私的奉献,将职业教育与爱心、德育紧密结合,把教育家精神扎根在学校的土壤中,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教育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