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点亮繁星·益路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纪实

来源: 特殊教育系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8日 点击数:

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实施《浙江省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特殊教育系师生成立“点亮繁星·益路同行”实践团,携手余杭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火热的8月奔赴余杭区下属12个偏远镇街开展“让特儿看得见曙光,摸得着未来”的送教上门实践活动,为农村及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爱与支持。

实践团针对余杭区12镇街特殊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以挖掘家乡教育潜力、融合家乡地域文化进课堂为目标,精心策划教学方案,旨在通过“五育并举”的现代教育理念,为特殊教育课程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实践活力。

特教温度:以音为桥,彰显特教才华

余杭区积极推动特殊教育。实践团队以课程开发与送教上门服务响应家乡需求,传递特教关怀。值得一提的是,在良渚街道送教上门的课程中,使用的一首儿童歌曲《夏天的声音》,是由特殊教育系音乐表演专业的2位盲生独立创作,彰显了特教学生才华以及残疾人群体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音乐治疗中,特殊儿童在音乐节奏下与普通儿童共同摇摆沙锤,融合课堂里设置多层次教学目标,助教辅助特殊儿童达到满意的课堂效果,整堂课其乐融融,用音乐串起了孩子们的小世界。

特教精度:五育融合,筑牢知识根基

我校作为省内三所开设特教师范专业的院校之一,依托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及特校见习机会。本次活动,实践团队在已毕业学生党员的带领下,采用“以老带新”模式传承一线特教经验,创新开发美育课程,涵盖绘画学习、音乐与律动、体育感统训练等,助力特殊儿童学习与康复。

特教宽度:爱满余杭,推广融合课堂

实践团队与余杭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合作,针对区内特殊儿童教育服务需求,开设融合课堂,旨在以专业教育力量支援当地特殊教育,并唤起社会对家乡特殊教育需求的关注。实践团为了让当地未成年人保护站的儿童督导了解特殊儿童基础知识,还运用专业知识制作了《孤独症儿童家庭指导手册》、《智力障碍儿童家庭指导手册》两本宣传手册,并在课程结束后赠与当地社区未成年人保护站。

特教厚度:深耕特教,点亮希望之光

当前,特殊儿童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地区面向特殊儿童开展全周期的支持服务,包括医学、教育、康复和社会融合等多个领域。特殊教育为特殊儿童架起知识桥梁,只有建立起融合课堂,特殊儿童才能在包容环境中茁壮成长。

本次实践活动希望在高校与乡村镇街民生之间搭建一座桥;在特殊教育师范生与孤独症儿童之间点亮一盏灯;为当地特殊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同时增强对特殊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促进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深化专业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赵晓旭】 【终审:宣传统战部】

上一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谈|艺术党支部周杰剑
下一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谈 | 组人宣统党支部王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