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媒体关注|浙江日报:盲人刘家齐10年写千万字小说

来源: 宣传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0日 点击数:

29岁的刘家齐是我校康复治疗技术(推拿)2016届毕业生,虽然双目失明,但从12岁完成第一部网络小说至今,已创作了10余部作品,文字总量超过1000万。7月3日,浙江日报在人物版刊发相关报道《花开寂静 以待有风——舟山盲人刘家齐10余年写了超千万字小说》。内容如下:

舟山体育路一栋居民楼里,一位双目失明的年轻男子端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伴随着电脑读屏的声音,屏幕上的字一个个蹦出来。

他叫刘家齐,今年29岁,因患有先天眼疾,刘家齐从出生开始视力就逐年衰退,他依靠对文学和写作的爱好,支撑着自己走过了那段艰难岁月。从12岁完成第一部网络小说至今,刘家齐已创作了10余部作品,文字总量超过1000万。“譬如野草,生于幽谷,扎根泥石,广纳雨露,花开寂静,以待有风。”刘家齐常用自己写的这句话鼓励自己。他坚信,只要不懈奋斗,终有一天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倍速听书积累素材

命运从一开始就对刘家齐很残酷。1995年,刚出生几个月的刘家齐被确诊为“青光眼”,导致视神经逐步凋亡。“不知道光明的小偷,哪一天会把光全部偷走,就像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刘家齐这样形容自己的痛苦。

2006年春天,母亲帮他找到了一款专供盲人使用的电脑读屏软件,每天一放学,刘家齐就在自己房间里“听”书,听书的速度越来越快,从2倍速到3倍速直至更快,短短几天就能“啃”完一本厚厚的书。与此同时,一个作家梦也逐渐在刘家齐的心里生根发芽。很快,他的第一部网络小说完成了,并且在读书网站上发表。到了初二,视力衰退严重的刘家齐通过考试进入了浙江省盲校就读高中,此后又进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攻读康复治疗专业。在这个过程中,刘家齐始终笔耕不辍。毕业时,他已创作了好几部作品,文字总量超过500万。

网文写作独辟蹊径

眼睛看不见,怎么写小说?刘家齐为记者现场演示。他在电脑上安装了读屏软件,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移动光标,光标移动到哪儿,就会语音提示选中的文字或软件名称。他精准地打开写字软件,使用搜狗输入法打字,每输入一个字,电脑都会把字“读”出来,他再选择自己需要的文字。

然而,依靠耳朵写作,远远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刘家齐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误打同音字。刚开始,刘家齐用读屏软件写,1000多字就会出现三四十个错别字。他总结出一套办法:遇到生僻字,尽量打相关的成语或词语,然后把这个字单独挑出来。不过刘家齐还有一个坚强的后盾——他的母亲。“有时候为了赶稿,改错别字的任务就会交给妈妈”。2017年6月,考取“盲人医疗按摩师”后,刘家齐进入普陀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疗科工作。从参加工作至今,刘家齐发表了5部作品,平均每部作品字数达100万。

为文学梦不懈追求

刘家齐说,很多人从他生命中走过时都留下了温暖,他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但感动一直深藏于心。最让他感动的是,近年来,政府、企业、技术人员都在不断地为“互联网盲道”建设而努力。“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我们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自如使用互联网产品,这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也为我们搭建了融入这个社会的桥梁。”他感慨地说。

刘家齐告诉记者,他希望能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在这个时代,视障者也可以有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更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编辑:赵晓旭】 【终审:宣传统战部】

上一条:流火七月,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
下一条:我校召开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暨政治生态状况分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