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博士谈浙特:“大人才观”为特教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8日 点击数:

为进一步学深悟透全省“新春第一会”精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奋力助推“两个先行”和“助残共富”的强大动力,对标省委“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要求,在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上勇突破、善创新,以“大人才观”广开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之路。宣传统战部策划邀请校内外高学历教师,推出“博士谈浙特”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博士教师做客,畅谈对特殊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本期特殊教育系专任教师韩舒舒:“大人才观”为特教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省委“新春第一会”中提出了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推动各类人才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各尽其才、大显身手、奋发进取、竞相奔腾。在当今社会,人才被认为是第一资源,这是因为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因此,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是一个国家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他们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教育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能够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是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动力。人才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因此,拥有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教学优势。高校需要优秀的人才去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尝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教育领域,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革新,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优秀的教育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还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能够不断推动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要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还应该为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优秀的教育人才还能够对教育事业产生积极影响。他们凭借专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教育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同时,还能够通过自身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激发更多教育工作者投入到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专注于特殊教育的高等院校,在特殊教育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不仅重视教师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同时也重视特殊人群的人才培养,为特殊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体现了社会的包容性和公平性。通过实施“大人才观”,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特殊需要学生,认识到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学校在关注特殊需要的学生适应社会的同时,还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

在“大人才观”的指导下,特殊学校应该要从六个方面做好人才的培养。一是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更需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的有用型人才。二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挑战和尝试,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三是重视实践教学。加强与企业、社会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四要注重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和方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五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引进优秀人才,培养新教师的教学能力。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六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视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只有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核心任务,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图片


【编辑:章叶节】 【终审:徐聪琴 赵晓旭】

上一条:文化体育系(公共管理系)开展职业规划讲座
下一条:我校学子首次在浙港职教联盟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