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人民网: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来源: 宣传统战部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30日 点击数:

1月25日,人民网刊发我校《联盟共建聚合力 党建引领促发展——推进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省域模式建设》专题报道。

“一堂好的思政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思政课面对的特殊的孩子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大中小不同年段的特殊孩子们思政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体?”是如盐在水、润物无声,还是要趣味与收获兼具,还是要兼顾不同残疾类别与认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落地落细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厅工作要求,2023年,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积极发挥高校党建引领作用,加强与浙江省内不同学段特殊教育学校的合作交流,在整合特殊教育各学段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作用,形成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的省域模式。

党建引领:切实增强省内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牵引力。党的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新时代背景下,特殊教育承担着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助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特殊使命,把握“残健融合 协同共培”的育人特点,构建与特殊教育特点相适应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体系,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党的建设为特殊教育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指明了五个维度。方向维度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打造“残健融合 协同共培”的课程品牌;内容维度上,用好“红色根脉”的深厚底蕴,依据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实现分层分类内容供给;方法维度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数字化改革的思维、技术、方法提升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过程维度上,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体系;发展维度上,实施党建引领迭代升级,探索“富有张力”的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体系,如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牵引,推动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实践活动一体化。联合浙江省盲人学校、杭州文汇学校,开展“红船从‘浙’里起航——‘革命文物进高校’大型巡展”、“赓续红色基因 弘扬革命文化”大中小学思政实践课一体化教学活动,涉及不同学段听障、视障学生200余名;联合浙江博物馆举办“我在浙特教院看浙博镇馆之宝”博物馆日活动,邀请浙江博物馆特聘教授林洁走进特教课堂,为特殊教育大中小学的学生带来一堂有趣的博物馆课——《富春山居图》创意灯盏课程;开展第二届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让“大”学生影响“小”学生等等。

联盟协作:画出同心圆,找到最大公约数,双向奔赴,切实增强浙江省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凝聚力。2023年6月,由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牵头成立浙江省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成员覆盖省内大中小不同学段的特殊教育院校9所,地区涉及杭州、宁波、温州、金华、湖州、嘉兴、丽水等,联盟成果惠及残疾学生5000余人。2023年,共建设8个特殊教育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3个特殊教育“大思政”特色实践教学基地、1个中小学特殊教育职业体验基地、1个虚拟教研室。同时建设有省高校“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获批省级“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与实践》1个、培育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无障碍+”教学支持体系: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创新构建》1个。2023年以来,通过联盟内的交流合作,杭州文汇学校荣获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中职组),实现大中小学思政师资“教赛一体”。

制度为纲:增强识变、应变、求变的信心和能力,推动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省域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样板。2023年12月,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牵头召开浙江省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第一次联席会议,以建设联盟常态化开展联席会议为制度保障,定期研究重大合作事项,全面组织和领导建设联盟的决策和协调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原则上建设联盟每半年召开一次线下会议,必要时可召开临时会议,实现了联盟内9所不同学段特殊教育院校思政课在工作机制、品牌活动、示范课程、优质资源、教研成果、标准范式、师资队伍的无碍贯通。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浙江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制定出台了域内首个《浙江省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从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发展、整合优质资源、组织实践活动、推广优秀成果五个方面明确联盟建设实施内容,切实提升联盟实效、建立高水准共建共享机制。同时,还针对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课标不同的实际情况,参照《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充分尊重残疾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实施以“发现自我价值”为核心的价值观引领,牵头出台《浙江省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课程建设标准(试行)》,组织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为常态化开展各学段学校之间的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成果推广:弄清道理、学理、哲理、原理“四理”,切实提升浙江省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影响力。道理,即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政策上、实践上、现实需求上的道理。把解决特殊教育各学段思政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作为检验一体化成效的重要标尺。根据集体备课会上各学段一线思政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积极开展调研活动,排摸各学校所使用的思政教材以及专兼职教师情况,通过调研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学理,即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是不是符合教育规律、教学规律。面向特殊孩子们的思政课,要坚持思政工作双向互适规律,使思政教育要求和残疾学生接受能力之间保持适度张力和动态平衡;要遵循思政工作内化外化规律,通过无障碍电影、手语等各类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推动教育成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恪守思政工作协调控制规律,推进不同教育主体之间互动协调,避免不同教育学段之间的生硬对接,提升教育影响的同向性与有效性。哲理,即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体现的哲学思想、价值追求、思想境界。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首做尝试,第一阶段,面向全校残疾、健全学生融合开设《习近平的助残情怀》特色公共选修课,围绕坚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利、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支持和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六大主题,阐述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价值理念、地位作用、目标方向、重要任务和责任要求,引导特殊教育院校学生明确“怎样认识残疾人、怎样对待残疾人、怎样做到‘两个格外’、怎样实现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等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第二阶段,将逐步面向特殊教育中学、小学阶段开设符合学段教学特点的《习近平的助残情怀》特色公共选修课。原理,即提炼出模式,形成范式,可复制、可推广。推进特殊教育思政队伍建设一体化方面,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大学思政课教师定点结对省内中小学特殊学校,每所结对学校开展授课和指导思政课教学每学期不少于1次。推进特殊教育思政教学资源一体化方面,加强特殊教育思政数字化资源建设,建设“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资源库,内含各层面政策理论、联盟共建单位思政教师教学视频或者微课、名家教学视频、大学生讲思政课等视频、教案、课件、课程大纲、学生实践成果、虚拟仿真课程等。推进特殊教育思政实践活动一体化方面,做强“行走的思政课”,推进实践基地一体化,组织特殊教育学校大中小学生走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主题展览馆,带领学生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做好实践教学成果总结宣传,注重思政实践教学育人成果梳理和总结,把优秀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

另悉,1月29日,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今日择报》(2024年第20期)刊登了我校宣传统战部上报的《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多维发力,推进浙江省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建设》。

媒体链接:联盟共建聚合力 党建引领促发展 ——打造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省域样板--大思政课云平台--人民网 (people.cn)


上一条:媒体关注|浙江教育报强国号:浙特教院上演盲人春晚
下一条:《浙江日报》报道我校作为残疾人事业展示点的生动育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