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介绍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26日 点击数:

一、 培养目标

本类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合21世纪我国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 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具有观察、分析学前特殊儿童的基本能力以及对特殊儿童实行教育和康复的能力;

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初步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运用电化教育手段,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

三、 修业年限

特殊教育专业为高职三年制专科,三年全日制学习。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环节

1、课程设置:由于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比较多,必须在进行普通学前教育的基础,增加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方面的课程。

公共必修课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形势与政策教育、就业指导、体育。

专业必修课有:学前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教法等。

特殊教育和康复必修课有:特殊儿童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学、康复概论、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行为改变、特殊教育医学基础等。

选修课有:普通话、乐理基础知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手语、盲文、等。

2、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授课、辅导、考核、实习等。

五、教学进度表(见附表)

六、主要课程介绍

(一)公共必修课有:

(1)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3)大学语文

(4)大学英语

(5)形势与政策教育

(6)就业指导

(7)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普通学前教育必修课有:

(1)学前卫生学

本课程从提高学前教育工作者幼儿卫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及其专业素养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小儿生理解剖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健康评价、营养、疾病预防、急救等儿童保健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含了幼儿生理解剖学、幼儿心理卫生学、幼儿营养学、幼儿预防医学及幼儿健康教育学的重要内容。知识面较广,内容丰富且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

(2)学前心理学

本课程研究学前儿童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主要阐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智力发展、品德形成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及其成因,揭示学前幼儿教师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设计、交往、策略运用的特点与规律,使学生明确学习与教学的心理特点与规律,从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学前教育学

本课程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学科性质;学前教学过程的结构、规律、原则、设计与实施,以及学前教学活动方法与模式的改革、教学环境的设计、调控及优化;当代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等内容。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教学思想,把握客观规律,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增强学生参与学前教育活动与改革的能力。

(4)教育统计与测量

本课程是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是应用性极强的工具性学科。《教育统计与测量》作为测量工具和科研手段在教育诊断、身心发展、智能评估、因材施教、人才选拔、职业指导以及理论研究诸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掌握“教育统计与测量”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业务素质。

(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能够了解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术语,学会设计和制订研究计划,把握收集定性、定量数据的基本方法。打消对研究的神秘感,提高学生作为研究者的信心与自觉性。提高观察和反思能力,尝试撰写实证研究报告;成为研究的“消费者”。

(三)特殊教育和康复必修课有

(1)特殊教育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明确什么是特殊教育,使学生了解发展特殊教育的必要性,理解教育平等的含义,认识到发展特殊教育能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增强对特殊教育基础理论的了解,以期在未来工作中能更好地对儿童实行因材施教。

(2)特殊儿童心理学

本课程介绍各类残疾儿童的身心特征及教育需要,在此基础上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和教学、特殊儿童行为改变与管理作简要介绍,使学生明晰与特殊需要儿童的身心特征,掌握一定的与特殊需要儿童沟通和合作的技巧。

(3)康复概论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特殊教育康复基础理论,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康复实践知识,以及如何培养残疾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最终达到提高特殊教育的整体水平的目的。

(4)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行为改变

本课程主要包括“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特殊儿童行为改变”两部分。将特殊儿童诊断与行为改变技术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对其不适当行为进行有针对性地改变,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实用课程。

(5)特殊教育医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有关特殊教育医学的相关名词和概念。能把握特殊教育医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知识的重点内容。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选修课有:

(1)学前教育史

本课程介绍学前社会教育发展的历程,使学生了解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中幼儿教育从家庭个别教育到社会集体教育的发展历史,从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变革,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演变过程,学前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发展变化等。使学生通过对学前教育历史的了解,分析学前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2)普通话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普通话知识,规范学生的普通话,为以后从事教育事业奠定言语基础。

(3)乐理基础知识

通过介绍音的产生、乐音与噪音之间的关系;从音的长短、强弱到节奏、节拍以及各种常用的记号等。为以后学习音乐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歌唱发声练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自身声音的性质、特点、声部、基本发声状态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4)视唱练耳

本课程主要介绍视唱、练耳两类基础知识。采用首调唱名法体系,以期达到快速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从听音模唱入手,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达到提高学生音乐方面的素养。

(5)音乐欣赏

通过大量的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的赏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6)手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手语知识,达到能和聋人进行一般性的交流,同时,本课程旨在培养手语翻译,推广通用手语,开展聋人工作。对于发展聋教育事业,特别是规范中国手语和手语研究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7)盲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盲文知识,达到能阅读一般性盲文资料,增强对盲人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开展盲人教学人工作。本课程对于发展盲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8)幼儿文学

本课程是一门涉及理论知识与佳作赏析的基础课程,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基础理论、体裁知识、学科形成与优秀的古今中外的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9)幼儿园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关系,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和评价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幼儿园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提高学员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欢迎填报我校学前儿童教育专业,联系电话:0571-86452702

上一条:大专就业情况调查表
下一条:杭州卓越广告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