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象更新的季节,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入春以来,我市气温忽冷忽热,医院门诊消化科腹泻患者渐增。气候对肠胃的影响不可轻视,许多人过早贪靓,脱掉棉鞋和冬装,脚部、腹部受凉导致腹泻。
温差较大,胃肠功能易紊乱
“太阳下,公园里跑一跑,就出汗了,浑身湿乎乎的,赶紧脱掉外套。一阵风吹来,全身又凉飕飕的。这几天的天气最容易冻一阵汗一阵了。折腾几天下来,就拉肚子了。”这是许多同学腹泻后总结的原因。很多人认为腹泻多在夏季发生,主要因饮食不当、不卫生,为细菌性腹泻。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实际上气候对于肠胃的影响也很大。许多人不注意脚部和腹部保暖,因受凉而腹泻,属于功能性腹泻。”
春季腹泻首先可能是因为小腹着凉。杭州虽然气温不是很低,但是早晚温差较大,体质弱者容易出现一系列不适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人一着凉,就会对胃肠形成刺激,蠕动就会加快,容易有涨气、腹泻等不舒适反应,表现为消化功能异常,腹部咕噜作响,同时大便烯烂。原因是肠道因发炎而加速蠕动,同时将肠内尚未完全消化和吸收的食物,以及大量水分排出体外,因此排出不成形的粪水。另外,身体对某类食物过敏,以致影响消化吸收,例如许多人因缺乏乳糖酵素,无法消化牛奶或乳类制品的乳糖。一旦进食此类食物,便会腹泻。
热水泡脚 ,避免着凉
许多人对于腹泻并不在意,认为拉几次肚子不要紧。但是腹泻情况持续一段时间,粪便有血迹或颜色有变,而且体重不断下降,便需前往医院做详细检查,排除炎症,以防有更严重的病变。患者除了补充身体丢失的水份外,应多吃温性食物,忌食寒凉性食物,宜吃碱性食物,少吃含纤维的果蔬。进食遵循少吃多餐、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的原则即可。
在春季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脚部和腹部的保暖。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一旦着凉,全身都容易着凉。直到气候真正变暖为止,都应该穿着棉鞋。而腹部受凉,会导致腹泻加重。这时可以将裤腰提高,保护腹部和腰部,防止受凉。另外,可以坚持每天晚上都用热水泡泡脚,这样也有助于保持脚部的温暖舒适,避免着凉。
饮食忌油腻,也不能全素
腹泻时,肚子里的水和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吸收就会流失,此时身体需要补充水分和能量,不能完全禁食,否则可能会导致脱水、低血糖等并发症,加重病情。因此,在经过短暂禁食后就应该通过合适的饮食,为身体补充水分和能量。拉肚子后,既要禁食油腻、辛辣食物,也不能全是蔬菜。因为蔬菜富含纤维,容易增加胃肠蠕动,加剧腹泻症状。
一开始,应该以清淡的流质食物为主,比如果汁、米汤、面汤等。从中医角度来看,腹泻是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牛奶、蜂蜜等食物性偏凉,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会加重病情,不宜进食。此外,土豆、红薯、白萝卜、南瓜、黄豆等容易产气发酵的食物也要少吃。
等到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可适当吃些低脂低纤维的食物。油及脂肪多的食物既难消化又滑肠,会加重腹泻,所以不能吃,每天的脂肪应在40克左右。主食可以是细软易消化的大米粥、米粉、面条,搭配黄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等不含粗纤维的蔬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吃米粉,要吃得清淡些,卤水和其他配料尽量不放或少放。
腹泻症状基本消失后,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主食可以是细面条、软米饭、面片、馒头、花卷等,肉类要选肉纤维短而柔软的鸡肉、嫩牛肉、瘦猪肉。有腹胀的,不宜吃豆类和豆制品。此外,还需注意饮食卫生,严禁喝酒,忌食辛辣、刺激及生冷、凉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