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诗词析赏-二寺门

来源: 原创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19日 点击数:

二寺门(唐·白居易)

一门分作两山门,两寺元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登高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东晋年间,印度和尚慧理云游来杭,先在飞来峰前创建灵隐寺,后又在飞来峰后建筑天竺寺,二寺相距不远,共用一个山门,叫“二寺门”。这就是诗人所谓的“一门分作两山门,两寺元从一寺分”的意思。“二寺门”遗址在今天的七路车灵隐终点站处。

环绕飞来峰有两个溪涧,史书记载为南涧与北涧。这两条溪涧在“二寺门”前合二为一,流向西湖。在两涧汇合处,建有一桥,名“合涧桥”,是西往灵隐寺的必经之路,桥上建有一亭,自然名为“合涧亭”。另,杭州山系源自天目山,天目山一路奔腾东来,若舞若翔。快近杭州时,山脉分东南二线。南线止于今之吴山,书称南山;东线停于宝石山,是谓北山。南北是以西湖为基准的相对说法,在西湖南称南山,在西湖北叫北山。这南北二山山体相接、峰峦相望、云起相连。诗人所谓的“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写得就是这些地理上的特征。诗人用“东涧”与“西涧”是出于写诗的需要。

“前台花发后台见”。灵隐寺是筑在山坡上的,因为坡度大,站在寺后,可望见寺前的花台。春夏之际,人在寺后,却可看到寺前花台上开放的鲜花。“上界钟声下界闻”。说得是灵隐和天竺二寺,相去不远,人在灵隐寺,却能听到上面天竺寺的悠悠钟声。

最后两句,是来源于一个传说。天竺峰附近的桂花,与杭州别处的桂花有不同,不仅花朵大,色彩艳丽,而且香也浓。于是,人们就传说这桂花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故称天香桂子。据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记载,这个传说在唐朝前就己开始流传,在宋代有人专门记载了这个传说。杭州有一个名菜馆,叫天香楼,即取名于此。

上一条:勇气
下一条: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