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老助残阳光服务队,是翠苑街道助老助残服务中心于2011年7月成立的为老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专业队伍。半年多来,8名阳光服务队的队员始终本着“以人为本,幸福生活”的宗旨,为9个社区的1556名老人提供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周到服务。这些队员多是下岗人员。
昨天,记者跟着阳光服务队的队员去体验了一下他们的助老服务,我可以感受到,那种帮助就如同亲情一般,替老人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不少问题。
一个人一天要跑6户老人
“小张,你们来啦。”刚走到花园社区9幢1单元的楼下,88岁的江梅芬就在二楼向我们几个打招呼:“等你们好久啦!”
跟随着阳光服务队的张水娟和来菊凤两位队员,记者走进了老人家中。“阿姨身体还不错,就是有气管炎,”张水娟对老人的情况十分熟悉,“这几天身体怎么样呀,阿姨?”
“不错不错,看到你们来就很开心啦。”老人笑着回答。
两位服务队员坐在沙发上陪老人聊天,这是他们平时最常做的工作,基本上一个人一天要跑六家,一个老人就能拉着她们聊上好久。除此之外,只要老人有需要,随时都能通过电话找到她们,陪老人上医院,代老人买米买油等。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有队员还替老人料理了后事
走进位于翠苑一区老年食堂楼上的阳光服务队办公室,记者就看到在正对着门的墙壁上挂着一面鲜艳的锦旗,上面写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落款是罗凯明亲属。翠苑街道民政科的科长吴雁告诉我们,这面锦旗是送给阳光服务队的队长成梅娟的,她在服务队成立之前就负责翠苑三区的居家养老服务。
73岁的老人罗凯明是一名无经济收入、无子女、无劳动能力的“三无”老人,因此被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由于老人患有严重的颈椎病,生活自理能力差,家里的东西从来不收拾,床下堆满了垃圾,甚至也不愿意洗澡,身上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邻居都不愿意和他打交道,家里的其他亲戚也很少来看他。老人性格比较孤僻,成梅娟在一开始也碰过钉子,但是她坚持每天上老人家里和他说说话,有时候一天要去好几次。一个月下来,老人慢慢接受了她,只要一天不听到她的声音就会觉得不习惯。
老人的双腿严重溃烂,一直以来都治不好,也没有人愿意帮他换药,成梅娟知道后,隔天就去药店买来药和纱布,帮老人洗脚、换药,并且始终如一。后来,老人由于肺部感染住进了医院,陪在他身边的也是成梅娟。
她不仅每天替他守夜,一直在他身边照顾他,2011年3月,老人去世,在没法第一时间联系到老人亲戚的情况下,她先行替老人处理了后事。随后得到消息的老人的姐姐赶到杭州一起处理了后事,同时也给成梅娟送上锦旗,表达她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