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月31日专电(记者周润健)2月1日是农历腊月廿三,也是我国北方民间俗称的“小年”。民俗专家表示,“小年”不仅是灶王爷上天的好日子,同时还是整个过年过程中的一个小高潮。这天以后,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民间有“祭灶”“扫尘”等习俗。
天津市民俗专家尚洁介绍说,传说灶王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监视每家善恶情况的神灵,每年腊月廿三要上天汇报,故民间要为其送行。旧时,当晚男主人要在灶王神龛前主持祭灶仪式,以糖瓜、年糕为主要祭品,另备黑豆、麸皮、清水等,为灶王坐骑所用。焚香叩拜灶王后,要把一个糖瓜底部放在炉火上烘烤一下,使其变黏稠,趁热粘在灶王嘴上,此举意在希望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按照传统习俗,“小年”这天,还要将家中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天津市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北方称“扫尘”,南方叫“掸尘”,意在清除所有污浊,将邪祟、不洁之物连同所有不顺、不快一并清扫干净,扫地出门,以一番新的气象迎接新年的到来。
北方地区以腊月廿三为“小年”,而南方地区则以腊月廿四为“小年”。由国庆解释说,古时过小年曾有“官三民四”之说,即,官家腊月廿三过“小年”,百姓腊月廿四过“小年”。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北方地区就以腊月廿三为“小年”,南方地区则把腊月廿四定为“小年”。
民俗专家表示,“祭灶”“扫尘”过后,预示着紧张、繁忙、劳累、欢乐的备年活动已经进入倒计时,之后几日里,人们会按照习俗惯制有序地开始不同内容的准备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