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军,男,1977年12月出生,现任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办公室主任、残疾人事业研究中心主任、机关党总支副书记、办公室党支部书记,浙江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浙江省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个人、省残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受解放战争负伤截肢的退休军人爷爷影响,他从小就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有一份亲切感。大学毕业入职的第一份正式职业,就与残疾人密切相关——为残疾人安装义肢的工作。2007年因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而与特殊教育结缘,从此成为了特教教育大家庭的光荣一员。在16年的特殊教育生涯中,他始终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坚守着他对残疾人事业的特殊情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服务师生,服务学校事业发展。
一、勤勉敬业,甘于奉献
“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敬畏这份职业,就要义无反顾的为她而努力”。这是兰德军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始终坚守着的那份执着和信念。进校16年,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办公室工作岗位,因为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他经常加班加点,“白加黑,5加2”对他来说是常态,但他从未有过任何怨言,也从未对学校提过工作职责外的任何要求,因为他认为,努力、尽心、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才配得上这份需要大爱的职业,才无愧于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二、关爱学生,富有情怀
虽然兰德军老师不在教学一线工作,跟学生经常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但他总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关心关爱残疾学生,经常关注和参与一些大型的学生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元旦晚会汇演彩排、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常会出现他的身影。曾经有一次学校邀请残疾学生返校参加活动,当他知道有一位盲生返程没有人和车接送时,主动对接,亲自送学生到火车东站,直到把学生交到车站工作人员的手上时,他才放心离开。离开时,他还不忘叮嘱学生,到家后要报平安。在每年春秋季学生报到或返校时,他都会主动做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奔波在烈日下,人都晒伤了,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认为,特殊教育事业既需要情怀也需要温度。
三、服从大局,不畏艰难
在兰德军老师到学校工作没多久,根据组织安排,他被派往金华市婺城区塔石乡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此时,离他小孩出生不到2个月,离他做好胆囊切除手术不到5个月。在组织找他谈话征求意见时,他毅然地接受了组织上的安排,因为他认为,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驻村期间,他常常是一待一个月,走家访户,开展调查研究,挖掘各方资源,为驻点村脱贫致富而奔波忙碌着。他的驻村调研报告入选了农村工作指导员优秀调研报告汇编。他也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浙江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