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浙里石榴特别红”校园石榴树认领活动在莫卡乡村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旁的石榴树下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涛,党委委员、副院长黄桂美,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兰德军出席活动。身着少数民族节日盛装的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们、辅导员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石榴籽般的亲情在特教学院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活动由学生工作部长(学生处处长)赵晓旭主持。
王涛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回顾了学校在促进民族团结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效。他指出,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独特特质,恰如其分地象征着各民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共同奋斗的伟大精神。他对少数民族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在学业和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成为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特殊教育事业“实干者”;二是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增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友谊与团结,做促进团结、凝聚残健融合力量的“团结者”;三是以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志存高远、勇于担当的“奋斗者”。
来自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252班的满族新生于卓含作为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她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对满族文化的热爱与认知,真切感受到学校对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尊重,各民族同学在特教家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如同石榴籽般紧密相依,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认领仪式环节,校领导为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发放了校园石榴树认领牌和象征着民族团结的石榴果实,师生齐声合唱《爱我中华》,表达各民族师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活动最后,同学们前往校内的十余棵石榴树开展认领,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组织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举行座谈会,分享各自民族的特色传统习俗、饮食文化,就校园民族风味餐档口提出意见和建议。
我校“浙里石榴特别红”品牌由“残健融合 文化育人”辅导员工作室发起,前期带领辅导员队伍走进浙大城市学院之江同心·石榴红运河家园学习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与服务经验,邀请浙江省民宗委智库专家赛来西·阿不都拉老师作主题为《多方协同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的实践》的专题讲座,旨在探索形成具有“特教味”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体系。下一步将拓展校内红色阵地,联合属地社区、相关高校开展具有残健融合特色的少数民族学生校园文化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