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我校特殊教育系拟新增专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申请论证会在行政楼二楼召开。浙江省妇幼和生殖保健中心、杭州市康复医院、 浙江省级机关保俶幼儿园、西湖区紫荆幼儿园、杭州市临平区小博士幼托园、幼乐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名行业专家参加论证会,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海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教务处、特殊教育系教师代表参会,特殊教育系主任骆中慧主持会议。
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托育服务相关的政策文件,婴幼儿托育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托位数达4.5个”的目标,全省在卫健委备案的托育机构达2000多家,现有服务在专业性、环境设施、人员素质等方面与社会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汇报人金玉立老师根据社会需求调研指出,当前浙江省育儿家庭中48.5%存在托育需求,伴随“融合托育”模式的兴起,具备照护、康复、教育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极为紧缺。在此基础上,立足特殊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办学基础,他提出“康复+托育+养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婴幼儿托育服务科学化、精细化的发展需求。
我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以融合托育为核心特色,面向普通婴幼儿与发育偏离婴幼儿,培养掌握保育照护、早期发展引导、康复干预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融合“养、育、康”三大模块,涵盖婴幼儿健康照护、早期筛查、语言康复、行为干预等内容。学生将通过系统轮岗,实现“托育—保健—康复”全流程实训覆盖。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专业建设方案紧扣行业痛点、前瞻性强,尤其对“融合托育”方向的定位表示高度认可。浙江省妇幼和生殖保健中心专家袁帆指出,人才培养要突出“医育结合”方向,发挥学院已有的特殊教育和早期康复优势。杭州市康复医院专家钟晨阐述了目前行业对于融合托育人才的需求。浙江省级机关保俶幼儿园园长王晓璐和西湖区紫荆幼儿园副园长叶薇建议应加入家园共育、家庭指导等培养内容。小博士幼托园主管徐珊和幼乐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陈洪雨则从行业角度提出,应加强与企业、机构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实训资源和岗位规范。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海平表示,将充分吸收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性、融合性和适应性。下一步将做好新专业的申报工作,加快与妇幼保健系统、康复机构和社区托育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高质量实习基地,打造浙江省融合托育人才培养的标杆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