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捷报频传,我校申报的《“无障碍+”特殊职业教育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创新实践》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该成果是我校立足特色、守正创新的智慧结晶,它成功构建了贯穿大中小学的“无障碍+”思政育人新范式,为推进特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浙特方案”。无独有偶,喜讯成双。我校教师卢苇在2025年国家通用手语比赛中力拔头筹,斩获听力残疾人员组一等奖。这一殊荣不仅展现了卢苇老师精湛的专业技能与深厚的教学功底,更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的生动体现。
省级教学成果奖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5年浙江省教书育人杰出贡献奖推荐名单的公示》,我校申报的《“无障碍+”特殊职业教育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创新实践》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该获奖教学成果以“无障碍+”为抓手,构建特殊职业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浙特模式”,通过一体化联盟搭建实现“无障碍+”思政育人格局,依托类型化匹配打造“无障碍+”思政育人阵地,借助课程标准衔接探索“无障碍+”思政育人体系,形成了课程、资源、教学、师资一体化的标准与实践闭环,“浙特模式”成效显著。在浙江省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内,各学段在教学改革、师生竞赛、师资建设等方面斩获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奖项101项。“浙特模式”还得到中国残联主席程凯的肯定性批示,充分凸显其在全国特殊职业教育领域的引领示范价值。

下一步,学校将全面发挥教学成果示范效应,引导我校教师积极学习借鉴、持续实践创新,加强高水平、标志性教学成果的培育与积淀,将先进经验切实转化为提升教育教学效能,为特殊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浙特力量”。
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比赛

9月14日下午,2025年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比赛在浙江省绍兴市圆满落幕。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0余名选手经过两天激烈角逐,最终40名选手分获各组一、二、三等奖,6个单位获盲文团体奖。我校教师卢苇在手语比赛中获得听力残疾人员组一等奖。9月14日下午,2025年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比赛在浙江省绍兴市圆满落幕。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0余名选手经过两天激烈角逐,最终40名选手分获各组一、二、三等奖,6个单位获盲文团体奖。我校教师卢苇在手语比赛中获得听力残疾人员组一等奖。


据悉,本次通用手语比赛设置了笔译和手译两个环节,包括听力残疾人组、听力健全特教教师组、听力健全社会人员组三个组别;通用盲文比赛以盲文试卷笔试形式进行,分设视力健全特教教师组、视力残疾学生组和其他视力残疾人组。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手语翻译专业2020级毕业生雷雯雯在比赛开幕式上担任手语翻译,这是我校手语翻译专业教育成果的一次精彩展示。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手语翻译人才,通过专业的课程设置、丰富的实践机会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