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以来,我校已组织16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省内多地,以脚步丈量热土,用青春书写答卷。实践队围绕不同方向全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其中基层服务践行团5支、共同富裕观察团5支、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4支、乡村振兴促进团2支,聚焦助残养老、非遗传承、AI赋能无障碍建设、特殊儿童成长等多个主题,深入社区、城乡,通过实地考察、志愿服务、调研访谈等多元形式,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场景的深度融合。
8月4日,党委书记王飞一行前往温州看望“点亮繁星 一路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一同调研了龙湾区残疾人托养中心、青苗残疾人之家、小银河特殊教育学校等,并围绕大龄孤独症人士融合就业问题开展座谈会。王飞充分肯定同学们扎根基层,将理论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并为实践队的师生们送上清凉解暑用品。党委委员、副院长黄桂美,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处长李桂枝,学生工作部、计划财务处等相关负责人一同走访慰问。
近期,“融声医路,无碍医行”实践团联合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实践团共同精心策划内容,将常见疾病的预防、基础健康管理、合理用药等关键知识通过共创手语科普视频,致力于为同学们打造看得懂、用得上的就医“导航灯”。“银龄传古韵·青翼护童真”实践团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依托,聚焦戏曲、民乐、书画脸谱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设计互动性强、体验感深的代际活动,将“银龄”的智慧与“儿童”的纯真交汇相融,成功实现了文化传承的“活化”、代际情感的“融通”、青春力量的“赋能”。“AI赋能,共享视界”实践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开展跨校交流,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领域的师生,从多元视角探讨盲文智能设备与助盲穿戴技术的创新路径,思维的碰撞催生了“盲文标签 + AR导航”的融合方案,为科技助残注入了全新灵感。
脚踏实地,以汗水浇灌梦想。勇于担当,用实干铸就辉煌。夏天的火热还未散去,实践的脚步没有停歇,特教青年们于社会课堂汲取奋进动能,以青春视角见证时代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