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蝉鸣中,我校“银龄传古韵·青翼护童真”暑期社会实践队联合飞屿养老服务中心走进星桥街道南星社区,以赤子之心倾听长者智慧,以温柔守护孩童纯真。在一场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里,稚嫩的小手与布满年轮的大手共同触摸传统文化脉络,让千年记忆在代际交流中焕发新生。

悠扬曲调萦绕在南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戏韵传情,代际同心”戏曲嘉年华在这里温情上演。三十余位银发长者与稚嫩孩童同台互动,老人们微闭双眼,指尖轻叩着熟悉的板眼,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模仿着台上的唱腔和身段。在“戏曲猜猜乐”环节,小朋友们踮脚抢答,爷爷奶奶们在一旁低声提点,祖孙间的默契悄然流淌。“戏曲接龙”更是将气氛推至高潮,稚嫩的童声学着老生的苍劲,长者的唱腔里也添了几分活泼,一老一小,一唱一和,满场洋溢着欢声笑语。


“音”为有你,代代情深,一场特别的跨代KTV温馨开场。暖黄的灯光下,有的孩子紧握着气球,小脑袋微垂,怯生生地跟着旋律哼唱;也有稚嫩的身影,在身旁银发长者的含笑鼓励下,勇敢地唱响儿歌片段。纯净如清泉的童声,与长者醇厚如陈酿的嗓音交织缠绕,盘旋上升。在这一刻,“白发牵小手,岁月暖心头”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眼前最真实的画卷——长者的包容如暖阳,无声浸润着幼小的纯真;孩童的烂漫似新芽,悄然点亮了岁月的深沉。


墨香氤氲的社区活动室里,当素雅的团扇遇见浓墨重彩的脸谱艺术,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便在此开启。长者们围坐,指尖轻点朱砂,细说脸谱密码:赤面关公的忠勇、白脸曹操的奸诈,承载着岁月沉淀的智慧。孩子们屏息凝神,小手紧握画笔,在空白的脸谱模具上纵情涂画,一张张独一无二的“奇幻脸谱”跃然而生。这支在代际间流转的毛笔,蘸取的不仅是颜料,更是无声流淌的温情与对文化根脉的守护。


“银龄传古韵·青翼护童真”暑期社会实践队以康复技术系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依托,聚焦戏曲、民乐、书画脸谱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设计互动性强、体验感深的代际活动,将“银龄”的智慧与“儿童”的纯真交汇相融,成功实现了文化传承的“活化”、代际情感的“融通”、青春力量的“赋能”。在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探索代际互动新模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老一小”的欢声笑语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