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主题是“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特殊教育系组织系列活动,引导师生志愿服务孤独症儿童、服务一线学校,“荔枝红”志愿团队在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中践行特殊教育教师的初心与使命。
“荔枝红”志愿服务队,助力“星伙伴”
4月2日,特殊教育系“荔枝红”志愿服务队参与了一场以"星光守护·平安同行——当孤独症遇见城市英雄"为主题的融合运动会。该活动由拱墅区残疾人联合会与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技术大队、祥符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
在活动中,特警、消防队员们这些平日里的城市英雄和特殊教育系志愿者“小荔枝”,化身“星星的伙伴”,共同参与"高山流水"团队传球、"盾牌运输"障碍挑战、"防爆毯叠叠乐"等融合竞技项目。在活动中,“小荔枝”们用专业的服务能力和满满的爱心引导和支持孤独症儿童高度参与,用行动诠释着对助残事业的奉献和情怀。
此外,拱墅区残联理事长雷伟蛟为特殊教育系“荔枝红”志愿服务队授旗。志愿者代表特殊教育专业22(5)班金宇星同学发表志愿者宣言,“荔枝红”志愿服务队将以专业化的特殊教育志愿服务持续支持拱墅区助残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前融合教育专业共同体,共研融合“星课堂”
3月28日,由我校组建的浙江省学前融合教育专业发展共同体与江山市教育局共同举办江山市幼儿园教师培训活动,“以生活即教育,融合共成长”为主题,从幼儿园融合教育文化构建、融合教育课堂实施、融合教育团队组建等多维度聚焦孤独症儿童融合课堂质量提升。浙江大学刘力教授、浙江省特级教师杨蓉、江山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刘剑峰、江山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郑志江等专家、领导参加研修活动。
江山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王肖君老师以《江山蜂蜜果茶》为主题,从品茶猜测唤醒经验、同伴泡茶积累经验、来客泡茶巩固经验三个环节,向专业共同体内30多所幼儿园及江山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展示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模式。展示课后,浙江大学刘力教授、省特级教师杨蓉与特殊教育系骆中慧、唐燕萍、张晓丹老师共同主持了融合教育课堂研究活动,就双师协同教学、同伴互助、多元评价等融合教育实践难点进行了研讨,从课程实施层面为推广孤独症儿童高质量学习提供了专业支持。




点亮蓝色希望,传递校园温暖关爱
3月31日,我校特殊教育系学生会举办了以“点亮蓝色希望,传递温暖关爱”为主题的活动。活动通过蓝丝带手作体验、互动寄语等形式,吸引众多师生参与,传递对孤独症群体的理解与支持,为迎接4月2日世界孤独症关注日营造了温暖包容的校园氛围。
活动现场设置了手工制作体验区,通过亲手制作蓝丝带胸针和蓝色串珠手链,感受关爱与希望的传递。同学们用蓝色丝带制作出象征包容与支持的胸针,佩戴在胸前,成为“蓝色行动”的倡导者。同学们自由搭配蓝色珠子、爱心挂饰,设计出独一无二的“希望手链”,将手链作为友谊与理解的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