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培育具有浙江特色的融合教育成果,3月2日,由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举办的浙江省学前融合教育名师高端班暨专业发展共同体举行第6期研修活动。本次研修以“赋能区域融合教育”为主线,通过专题研讨、实践教学与现场教研,探索融合教育区域创新实践之路。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副院长杨海平教授、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刘力教授、省学前融合教育名师高端班学员、“云上运河”长三角一体化智慧教育项目教师及我校特殊教育系教师参加了本次研修。
教学实践为中心,教研与智慧相生
3月2日上午,浙江教学月刊社社长陈永华从期刊编辑角度,与老师们探讨了融合教育成果凝练与推广。他以“教学实践”为中心,提出两点核心认识,倡导教师立足融合教育实践真问题,形成“实践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成果优化实践”的良性循环。 我校特殊教育系主任骆中慧教授聚焦融合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趋势,阐释“包容性学习友好环境”的构建逻辑,帮助教师们精准识别儿童需求,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成长机会。




大生活场景学习,融合育人成果落地
3月2日下午,本次研修活动在杭州临安区玲珑街道启恒幼儿园进行现场教研阶段。现场开展了综合课题汇报与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展示。报告聚焦“一所园就是一个社区”的理念,分享了幼儿大生活场景学习的支持策略。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展现了大生活场景学习架构的延拓、学习内容的延展、学习方式的课堂应用范式,为推进家校社融合育人模式的落地提供了实践范本。




专业共同体引领 ,共绘融合教育创新图景
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刘力教授作为课程专家全程引领,积极倡导“将教育理想转化为理想的融合教育”。省特级教师杨蓉、汪劲秋主持现场教研环节中,引导学员们反思教育理念与教学设计,展开思维碰撞与交流。学员们凝聚集体智慧以“协同、生活、精准”三个关键词,共绘融合教育区域创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