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浙江省学前融合教育名师高端研修班暨专业发展共同体启动仪式”在我校第一报告厅举行。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牟凌刚,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力,浙江省特级教师杨蓉,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院长黄宏伟、副院长杨海平出席仪式。

启动仪式上,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牟凌刚代表浙江省教育厅向研修班开班及共同体的组建表示祝贺并作总结讲话。牟处长指出,学前融合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深入发展不仅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现代社会赋予我们的共同责任与使命。为更好地回应这一时代命题,他对学员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以教育公平为出发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发展中得到成长;二是加强协同创新,聚焦融合教育的关键问题,加强研究及成果转化与运用,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内涵发展;三是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努力提炼出有深度的思想品德和有高度的精神追求,全力打造学前融合教育的浙江品牌。

黄宏伟以“底蕴与特色”“使命与担当”“展望与行动”为主线分享了学校推动融合教育事业发展的初心与使命。他强调,融合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与呼唤,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对特殊教育工作有着深厚情感和丰富经验,有信心与能力担当起“铸魂强师,教育强国”的历史责任。他指出,名师高端班的成立及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组建不仅是对融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的深化和拓展,更是对浙江省乃至全国学前融合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推动。学校期盼未来能通过这一平台,汇聚全省各地的幼教名师、名园长,共同探索学前融合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刘力教授主持仪式并对学员们提出了殷切期望。他指出,一个称得上“高端”的研修班,一定是具有思想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地方。他希望学员们在研修过程中能切实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不仅关注研修的具体内容,更要修炼出教育家精神和思想品格,以教育家的精神和思想做研修,争做浙江幼教教育家,真正实现专业的高端发展;第二,要在“儿童立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特殊儿童立场”真正落地落实,努力修炼出有“温度”的专业情怀和有“力度”的专业支持能力,协同创新,为学前融合教育和全纳教育的实现作出贡献。

研修班首席导师杨蓉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阐述了从事融合教育事业的责任与担当。她指出,个人的成长与所在园所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幼儿园的发展紧密相关。她激励学员们把握机遇,勇于担当,以个人能力提升反哺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她引入“三只眼”理论,指导学员们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落实研修目标:第一,要用好“飞鸟之眼”,要常静心,多阅读,多思考,夯实底气,凝聚专业定力;第二,要用好“蜻蜓之眼”,应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儿童的教育;第三,要用好“蚂蚁之眼”,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开展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与反思。

特殊教育系主任骆中慧担任本期研修班的班主任,并对研修方案进行了全面介绍。研修班将以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名师为核心目标,通过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融合教育名师教师发展新模式,为学员们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体验,以提升名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探索学前融合教育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在学员发言环节,研修班学员们逐一上台表达自己本次入班的感想,并承诺将全力以赴,与研修班共学、共研、共进,为学前融合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与会领导、嘉宾及学员们的共同见证下,浙江省学前融合教育名师高端班暨专业发展共同体正式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