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世瞩目的第17届夏季残奥会上,我省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获得14金3银6铜,打破7项世界纪录、2项残奥会纪录,金牌数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二,创造了我省残奥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我校校友闪耀赛场。共获得6金1银3铜的好成绩,打破3项世界纪录,为浙江残奥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有力地贡献了“浙特”力量。
10月11日,蒋裕燕、谭玉娇、李樟煜、林乃利、许淼等五位浙籍残奥冠军以及教练员蔡军走进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作省内首场主题宣讲,与师生分享自己的拼搏故事与心路历程。其中,谭玉娇、李樟煜、许淼作为学校校友,轻车熟路地和在场师生打着招呼,让相聚更具特殊意义、家常味道。
努力照亮梦想,前行必有曙光

蒋裕燕年少时因车祸失去右臂和右腿,但她并未向命运屈服,凭借顽强毅力,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上斩获7枚游泳项目金牌,成为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蒋裕燕在宣讲中说道:“我特别喜欢电影《阿甘正传》里的一句话: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我的人生就是这样,从来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我总是坚信,只要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一定能实现梦想。我要继续用自己的坚持和成绩鼓励更多的青年朋友和残疾人伙伴,告诉他们只要坚持不懈、奋勇拼搏、不惧困难,就一定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举重若轻 砥砺前行

举重女王谭玉娇以142公斤的成绩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举重比赛中打破世界纪录,摘得女子67公斤级金牌。她不仅是赛场上的力量象征,更成为了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残奥委会中的重要代表,成功当选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谭玉娇说:“举重不仅仅是挑战身体极限,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超越。”谭玉娇的坚韧与果敢,不仅彰显了中国女性的力量,也展现了她在推动全球残疾人体育事业上的责任担当。而对于台下的学弟学妹们,她鼓励道:“世界那么大,在我们完整而丰盈的生命里,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我将心怀感恩,和大家一起勇敢前行。”
上了赛场,我玩命去拼

“神骑小子”李樟煜在网络上是出名的金句王。杭州亚残运会期间,“这里,我家!我玩命地完成!”的宣言在网上获得数百万点赞。今年36岁的李樟煜蝉联四届残奥会自行车个人计时赛项目冠军,拥有六枚残奥会金牌,并保持着两项世界纪录,在本届残奥会上摘得中国代表团首金。
宣讲中,李樟煜表达了对家人、教练以及国家的感谢:“这些成绩的取得固然离不开我个人的顽强奋斗、不懈努力,但更离不开国家的培养、教练和同事们的帮助以及家人的支持。”陪着他一同上台的夫人章姑青听到动容处眼中泛起了泪花。
当主持人问到他下一步的规划时,李樟煜坚定地说:“只要国家需要,我义不容辞,只要国家需要,我会一直骑下去!”
在黑暗中溯光而上

盲人门球运动员许淼患先天性青光眼白内障。她第一次登上残奥会舞台,就和队友们收获一枚盲人门球女子组铜牌,虽有遗憾,但她信念坚定,继续前行。
许淼表示,职业运动员的训练虽然很苦,但自己从没有放弃。“我作为球队的中锋,防守就是我的职责,再疼也要接住球!第一次拿全国冠军的时候17岁,当时站在领奖台上听国歌奏响,我就知道我为什么要来打这个球。”
视力障碍虽然一度束缚住她的手脚,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学习,但她通过盲人门球触碰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我在黑暗中溯光而上,成为一名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也成为家人的骄傲。我会带着为祖国争光的信念加倍努力,继续前行!”
小身体里蕴含着大能量

林乃利与搭档李凤梅在9月2日的巴黎残奥会羽毛球混合双打SH6级决赛中战胜美国组合,为中国代表团拿下1金。从平阳小乡村到巴黎奥运赛场,他走了十年,虽然他的步子或许不大,但是每一步都走得坚毅、踏实。
在台上,林乃利和教练蔡军一起接受了访谈。访谈中,两人诉说着从成为师徒开始的点点滴滴,从相识到信任,发展到相互激励相互成就。“因为这是喜欢的东西,想要去追求的东西,哪怕再累都会坚持咬咬牙,信念感和荣誉感支撑着我不断克服困难,不停探索和追求。”
场上,蔡军也表达了对自己弟子的赞誉和疼爱,“他从事职业羽毛球七八年,背后的艰辛常人无法想象,汗水、伤病、压力都没有打垮他,希望我们能一起走得更远。”


宣讲之后,在场老师和同学们深受感染,积极地向台上的运动员们互动、提问与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向阳而生。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本次主题宣讲活动不仅让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冠军的拼搏精神,也进一步弘扬了残奥精神,激励广大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