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校举行特色公选课《助残情怀》第一季结课仪式暨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活动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1日 点击数:

6月19日,我校特色公共选修课《助残情怀》第一季结课仪式暨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活动在图书馆第二报告厅隆重举行。我校党委书记王飞,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海平,浙江省特殊教育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联盟成员单位代表黄开华,以及课程组全体师生参加活动。宣传统战部副部长赵晓旭主持活动。

活动中,播放了我校在“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获优秀奖作品《“疾”行人间》、2024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特等奖作品《裂光——做黑暗里的超级英雄》,一帧帧熟悉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凝聚了我校师生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智慧、力量和汗水。

王飞在讲话中强调,这不仅是一季课程的结束,更是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他强调,一是持续深化《助残情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以获评的省级重点规划教材为依托,开展省级教学资源库、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二是推动思政课与实践教学、专业课程深度融合,殷切期盼《助残情怀》这门课程能够正式纳入杭州文汇学校、浙江省盲校等特殊教育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之中,为这些特殊学生带去更为丰富和深入的学习体验,同时小步快走推动建立可复制推广的特殊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省域样板。

杨海平为优秀学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林海燕、俞晓婷、徐颖、顾含甄、赵晓旭五位课程组教师向选课残健学生代表颁发了“结课证书”。随后,优秀学员代表上台发表感言,分享在《助残情怀》课程中的所学所感和成长经历。

浙江省特殊教育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联盟成员单位代表、杭州文汇学校教务处主任黄开华分享了三点感悟,一是助残情怀是为民情怀的体现,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助残情怀是学校办学目标的体现,也是每一位“特教人”的使命担当;三是践行助残情怀是兑现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是终身的修行路径。他表示,杭州文汇学校将与我校携手深入践行助残情怀,为服务残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海燕对第一季课程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并对下一季课程的开展提出三方面展望。一是增加助残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前沿动态,进一步做好课程内容的优化与升级,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与吸引力。二是更加注重师生共建与互动交流,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共同推动课程建设和助残工作的深入发展。三是加强与残联、特殊教育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拓宽课程视野。

“为学须先立志”。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校将继续致力于思政课教学工作,精心培育打造残健融合、育人铸魂的特色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辑:章叶节】 【终审:宣传统战部】

上一条:名家爱心大讲堂第二十五期:课程思政的认识、方法与实施及成效
下一条:康复技术系第三届技能文化节活动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