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残健融合协同共培”新时代高校体育工作。目前学校体育工作欣欣向荣,学生运动热情高涨。
6月11日,由我校宣传统战部撰写、选送的《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推进“残健融合 协同共培”新时代高校体育工作》刊登在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今日择报》(2024年108期)。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分层分类推进“残健融合 协同共培”新时代高校体育工作。一是榜样激励,打响“我与冠军面对面”体育文化品牌。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有69名浙江运动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24枚金牌、10枚银牌、4枚铜牌。邀请10余名优秀校友到校开展专题讲座、思政实践课、校园体育邀请赛等活动。

二是分层分类,提高学生整体体育素质。制定《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行“必选项目+自选项目”体育项目化教学,开设“聋人篮球”“坐式排球”“盲人门球”“航空航模”等特色体育选修课。落实“一人一案”康复体育教学,针对中重度残疾学生及手术后康复的健全学生体育教学需求,制定针对性的运动康复处方,建立“康复运动档案”,实现“一人一档案”“一人一处方”的个性化体育康复运动干预的教学模式。2024年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中合格率100%。
三是残健融合,突破重量级体育赛事。组建了田径、羽毛球、篮球、网球、航空航天模型等5支校级运动队。在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中获得佳绩,相关体育赛事成果获媒体关注。此前,《中国体育报》在“全民健身”头条刊发了题为《残健融合 协同共培 让体育改变生活》的文章,介绍我校体育教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