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在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国家奖学金特别评选大会决赛现场,我校文化体育系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母燕零同学用自立、自信、自强、催人奋进的特教学子风貌,打动了现场评委,荣获2022年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此外,母燕零在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推报活动中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
阳光向上、乐观自信的母燕零出生在贵州一个残疾家庭。为了减轻家中负担,她初三时辍学打工,但她对课堂的向往并没有止步。“我知道继续读书会为家里增添许多负担。当我已经接受命运安排时,党和国家给我带来了曙光。”2017年,当地残联推荐她到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并为她免除学费和住宿费,圆了她的读书梦。在校就读期间,她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奋发进取,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还曾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获得中等教育国家奖学金。
2019年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华夏大地。“在抗击过程中我看到许多身边的人都想为疫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都在坚守着自己的那份社会责任感,奉献自己来保护更多的人。”燕零做了一个决定,在疫情期间签署了一份遗体器官捐赠书,希望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社会。燕零平静地说道,“无论是以后把器官移植到另一个身体上延续生命,还是去做一个‘大体老师’为医学发展出一份力,都是生命的延续。”娇小的身躯下藏着不屈的灵魂,面对困境,她依然热爱生活,将生命融于大爱。
“我不能选择我的出生,但是我能活出自己的人生”。2020年,母燕零克服重重困难,通过残疾人单招考试,考入我校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步入大学后,她更是全身心投入学习,课堂上不错过每一个知识点。在学习之余,身为班长的她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手语,以满腔热情与干劲活跃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是老师们的得力助手,也是同学们的贴心人。坚持与热爱,让母燕零都在“快乐学习”中度过,收获也不言而喻:获省政府奖学金、省“康恩贝自强奖学金”一等奖;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省直机关成绩突出共青团员”“最美特教学子”……除此之外,她还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收获了许多荣誉奖项。
擅长图文设计的她在大一时加入了学校新媒体队伍,采编公众号推文百余篇,设计海报百余张。2021年加入团省委“青春浙江”驻校记者队伍,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书写着别样的青春。在努力和坚持下,母燕零的大学生活变得熠熠生辉。
将专业学习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用热爱和坚定一步步靠近理想人生,这大概是母燕零最好的诠释。
生于贵州的她在一次苗绣培训中发现,残疾人从事苗绣行业不仅能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还能让更多的人传承这门快要断代的非遗技术。在老师的引导下,她响应中残联非遗和残疾人就业政策,将残疾人的创业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融合,成立了全国首家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手绣华彩点亮黔程”助残振乡村手工艺合作社。
“我想通过传统与现代技艺结合,利用互联网科技,促进非遗传统刺绣技艺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残疾人就业。”热爱不止在于心,更在于行。母燕零深入苗绣一线,投身苗绣文化发展实践活动。近一年时间里,由她带领的团队在杭州多家社区与小学内开展非遗文化宣传活动,并与多家公司建立产销对接服务,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她也因此更加肯定了自己的价值,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她与队友一起拼搏创新,斩获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金奖,为学校创造历史性突破。而她为亚运会特许商品设计的亚运礼品包装获得了嘉奖,她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温暖和坚韧都是社会给我的”,母燕零把社会送她的关怀和关爱也传递给社会,用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青年的价值与担当。她带领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深入乡村调研非遗文化,并提出少数残疾人乡村振兴新发展方案,获得当地残联认可。她的事迹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她用行动为家乡文化代言,也用行动向社会各界展现了特殊人群的别样青春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