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浙大儿院联合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发布日期:2023-06-12 浏览量:

6月9日,我校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举行第三期特殊教育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开班仪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余永林、我校特殊教育系主任骆中慧,以及来自学校和医院的双方教学团队成员代表共同出席开班仪式。

“特殊教育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特殊教育专业群(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入选浙江省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项目,为浙江省儿童康复机构规范化提升提供人才支撑,得到省教育厅、杭州市残联等部门的肯定。入选前2期培养计划的同学,先后获全国首届A-PKU“校园杯”儿童康复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022年浙江省大学生康复技能竞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余永林首先向入选第三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15位特教学子表示欢迎,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浙大儿童医院和康复科室的概况,希望同学们不断学习和进步,用爱心和同理心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鼓励大家在医院学习期间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提升理论、加强实践,实现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和康复专项技能的双重提升,圆满完成在医院的学习任务,为以后成长为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和儿童康复师打下良好基础。

骆中慧就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在师资、课程、技术等领域对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支持表示感谢,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儿童医院阶段的学习内容及要求,希望同学们践行“厚德博爱 勤学自强”校训,在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康复技能、团队协作等多方面提升自己,为未来成为一名卓越特教教师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该项目注重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和临床康复实践相结合,实施“高校+医院”的特教教师“4+1+1”康教交替型培养模式:学生前4个学期在高校与特殊教育学校交替学习与实践,第5学期在浙大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学习,第6学期在特殊教育学校顶岗实习。本期学生在儿童医院临床学习期间,跟随1名儿科医生进行临床技能学习,跟岗1名特殊儿童临床康复,完成1个特殊儿童康复案例研究。该培养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课程理论与康复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特殊教育实践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