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校教师王慧俐: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普通”教师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4日 点击数: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中西面点工艺专业副教授、博士,民进浙江省委会直属第二联合支部第三支部会员。任教二十余年,主讲课程包括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与法规、面点原料知识及中式面点工艺等。

王慧俐任教于我校艺术系中西面点工艺专业,主要培养中西面点制作技术技能人才,她的学生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谈话过程中,“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教师”这句话被王慧俐多次提及,但作为听众,在她将自己和那些听障孩子的故事娓娓道来时,又分明觉得,她其实很“特殊”。

2016年9月,王慧俐作为外聘教师来到我校为听障孩子讲课。不曾想一段时间后,她就被这些孩子深深地打动了:“他们需要比正常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特别单纯、特别乖,我很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事。刚好这边也缺人,我就通过应聘正式调了过来。”

对王慧俐而言,这绝不仅仅只是岗位的变动,而是一次颠覆和重塑。“首先是科研环境的差异。在这里,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只要是对学生培养、发展就业有利的就努力去探索尝试——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必须想办法把专业研究变得更接地气。”王慧俐笑着说,“另外,学手语到底没有小年轻学得快、学得好,但我还是跟着同事、学生慢慢学,现在日常沟通完全没问题,不过水平有待继续提高,好在学校还给我们安装了即时语音翻译软件。”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是王慧俐需要重点考虑的:“听障孩子上课很辛苦,我们讲营养学、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大多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只能讲一些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吃东西要怎么搭配,制作面点操作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等等,太复杂的他们接受不了。”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时候,王慧俐会把知识点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及可视化的图片展示在PPT上,有时也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强化知识点记忆:“和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打个比方,他们认识每一个字,却很难理解这些字组合在一起表达了什么意思,能够吸收60%-70%已经非常好了。所以我想,教学还是要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有时候需要反复讲,一定要有耐心。”

孩子们的乖巧懂事、勤奋上进让王慧俐感到欣慰,但他们的敏感害羞、察言观色也让她感到心疼:“他们真的非常在乎老师的表情,假如哪天我上课有点严肃,他们就会觉得老师是不是不高兴?是我做错什么了吗?会有坏消息吗?……所以这几年下来,我连性格都改变了很多,看到他们就笑着主动打招呼,讲课都是微笑着的。”

在王慧俐看来,教书育人,除了教给孩子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引导他们走出家门,步入社会,更好地适应和融入普通人群:“尽管国家针对残疾人出台了不少保障政策,我们省残疾人就业环境也比较友好,但我还是希望他们毕业后都能找到一份能够胜任的工作并一直坚持下去,真正做到自力更生、自强自信!”

听障孩子就业一段时间后,或是由于缺乏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条件,或是由于工作枯燥乏味缺乏提升空间,或是由于薪资水平没有达到预期,有时候很难坚持下去。王慧俐总是这样勉励孩子们:“找一份专业对口又适合的工作很不容易,一定要珍惜机会。只要肯努力、肯坚持,10年、20年,你们一样可以成为面点大师!”

工匠精神就是坚持!谆谆教诲,殷殷期望,一朵朵娇花悄然绽放。今年,王慧俐班的学生袁娅清,从全省77所高校推荐的111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七届浙江省“十佳大学生”称号,这是浙江特殊教育学职业学院的学生首次获得该项荣誉。而在此前,她曾获全国残疾人工匠大赛中式面点制作项目第二名、首届浙江省残疾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一等奖等。目前,袁娅清就职于杭州知味观有限公司,师从省级非遗传承人赵杏云。

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就业、让企业安心用人,王慧俐总是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苦口婆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真实的就业形势和薪资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学生的工作、生活、情感上遇到困惑了,找她倾诉;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发生问题和矛盾了,找她协助沟通。尽管从客观上来说,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且家庭情况各不相同,作为老师可能比较适合来承担这份责任;但对王慧俐而言,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我常跟孩子们说,老师跟你们的师生情是一辈子的。毕业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有什么问题,需要什么帮助,随时可以来找老师。”王慧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特殊教育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水平。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许多知名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特教行业,像王慧俐所在的团队,已经由最初的2人增加到了6人。学校中西面点工艺专业的招生情况也相当好,几度扩招仍供不应求,甚至还有企业要求设置“订单班”,学生一毕业就有了去处。王慧俐笑着说:“如果一个班学生太多,老师就照顾不过来,所以我们都是小班化教学。来学校四年,我已经送走了两个班,本以为今年送走了这届毕业班就可以不当班主任了,没想到还得继续带。”

这些年,王慧俐一直奋斗在特教行业第一线,个中滋味,唯有自知。当问及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感悟时,她首先谈到的就是要更加关注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孤独、敏感、脆弱、自尊心强等等,可能是他们比较普遍的情感体验,所以他们对同伴怀有比较深厚的信任,更加乐于相互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我们的毕业生如果能够两人以上结伴在同一家企业就业,会更容易留得下来。单从技能层面来说,他们基本都能适应岗位要求,但他们适应工作环境较慢、和普通人存在交流障碍、从众心理较强、容易焦虑、缺乏自信等等,也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初期会面临比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和企业共同营造一种更加温暖包容的就业环境。”

此外,王慧俐也希望能为这些自强不息的孩子们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给予他们回报社会的机会:“由于自小有听力障碍,和常人相比他们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不少孩子其实具备更加坚韧的意志、更加善良的品质,有着感恩社会、感恩师长的心。我们有一些特别优秀的毕业生,非常希望能够回到母校,为同样患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们上课。其实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这是有优势的,因为他们之间天然的信任感会更强,沟通交流也会更加顺畅,但由于目前缺乏学历进修的渠道,这个美好的愿望恐怕只能暂时搁置了。像我们学校,虽然已经有专业和省内本科院校达成了合作,让学生有了‘专升本’的途径,她希望更多有志向、有能力的孩子能真正走进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吧。”

王慧俐始终相信,特殊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残障孩子的未来也一定会更加光明。“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自食其力,更好地融入社会,也希望社会能够尊重他们,多爱护他们,多给他们一点温暖。”

这,就是王慧俐的理想和追求。









【编辑:章叶节】 【终审:徐聪琴 赵晓旭】

上一条:“浙特教院学子”夺金背后的故事 谭玉娇:举重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下一条:我校隆重举行庆祝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大会